政策与市场双驱动中国工业计算机市场2025年重归增长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工业计算机市场跟踪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工业计算机市场将重回增长区间。这一市场在2024年面临了一定的下滑压力,出货量预计为378万台,同比下降2.8%。然而,未来市场需求的复苏主要得益于政策导向和数字化转型的推动。
从IDC对工业计算机的定义来看,它们是专为适应任何严酷工业环境而设计的计算机,通常可承受高温、防尘、震动和电气噪声等挑战。这些工业计算机大范围的应用于自动化、制造、过程控制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高耐用性和可靠性。在产品类别中,IDC将工业计算机分为桌面工控机、无风扇/嵌入式工控机、工业主板、行业专机和工业平板/HMI等五种。
尽管2024年市场面临压力,IDC指出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大型客户如新能源制造和轨道交通等行业的需求在2023年提前释放,因此导致2024年的采购量下降。此外,地理政治学等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对市场需求产生了消极影响。2024年第三季度,工业计算机市场的主要出货设备是工业主板,占比达到34%,之后是桌面式和无风扇嵌入式工控机。
目前中国工业计算机市场相对集中,研华、研祥和凌华等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50%。根据统计,本土厂商在市场中的出货量占比已达到41%。随着国产化需求的提升,预计本土厂商将在未来进一步壮大。
展望未来,IDC预计,2025年中国工业计算机市场将重新再回到快速地增长的轨道。特别是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的落实,以及‘新质生产力’产业所带来的市场需求增加,工业计算机的潜在应用场景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包括具身机器人等新兴智能终端。从而为市场的后续增长提供了动力。
IDC中国研究经理王楷指出,工业计算机厂商需要更加关注行业客户的需求,随着行业专业化和产品定制化的趋势加深,客户对高定制化的工控设备需求慢慢地代替了对通用设备的需求。因此,能够紧跟中国产业转型发展趋势,及时提供实现用户需求的设备,将成为厂商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总的来看,尽管市场目前正面临下滑压力,但随着政策及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中国工业计算机市场预计将在2025年实现复苏并逐渐恢复增长。未来,关注客户的真实需求变化与行业动态,并适应市场趋势,将是成功的关键。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